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引领大学生阅读中华经典,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同时配合省教育厅组织参加2025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工作,我校将举办第十一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暨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选拔赛。现将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
竞赛由教务处主办,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及学生会承办。
二、竞赛赛项
本届竞赛分四个赛项:“典润之江”经典诵读竞赛,“诗泽之江”诗词讲解竞赛,“书漫之江”汉字书写竞赛,“石沐之江”篆刻竞赛。
三、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留学生(已在中华经典诵写讲省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不得参加同类别比赛,但可以报名其他三个赛道;2025届毕业生不列入选送范围)。
四、竞赛安排
1.竞赛报名
①中国学生:加入竞赛QQ群(“经典诵读”群号:1041633669、“诗词讲解”群号:1037988443、“汉字书写”群号:1041368466、“篆刻竞赛”群号:1041727280),并填写报名表进行报名,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m/eNx61ns.aspx。
②留学生:请联系国际教育学院潘伟老师,11教414办公室,电话:86873809。
③报名时间
经典诵读:即日起至2025年4月10日12:00
诗词讲解:即日起至2025年4月10日12:00
汉字书写:即日起至2025年4月10日12:00
篆刻竞赛:即日起至2025年4月13日12:00
2.初赛
书写竞赛采用线下方式;其余三个赛道采用网络评审的方式,参赛者自行录制并提交视频/作品照片。视频/作品照片以【姓名+学号+作品名】的形式命名,发送至主办方邮箱,其中经典诵读竞赛邮箱为rysf2025_jdsd@163.com,诗词讲解竞赛邮箱为rysf2025_scjj@163.com,篆刻竞赛邮箱为rysf2025_zk@163.com。
3.决赛
采用现场评审方式,届时由评委老师根据选手表现或作品进行打分。决赛时间如下:
经典诵读竞赛(含个人组、综合组、留学生组):4月23日
诗词讲解竞赛:4月13日
汉字书写竞赛:4月13日、14日
篆刻竞赛:4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视频/作品规格及提交要求
1.经典诵读
①个人组
选手先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专业、学号、学院等),而后在“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典润之江’经典诵读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25)”(见附件1)中的作品自行选取古代与近现当代的作品各1篇,进行朗诵。每篇作品朗诵的时间限定在6分钟以内。
选手朗诵时需半身入镜录制视频,高清1920*1080拍摄,MP4视频格式,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大小不超过700MB,清晰度不低于720P,转格式时输出编码选择H264。
②综合组、留学生组
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和典范价值的,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诗词、文章和优秀图书内容节选。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省级以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公开发布或发表,出版、发表时间至少2年以上,并被广泛传播。诵读文本主体前后可根据需要增加总计不超过200字的过渡语(计入总时长)。改编、网络以及自创文本不在征集之列。
参赛作品要求为2025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参赛选手需全身出镜,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MP4视频格式,长度为3-6分钟,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大小不超过700MB。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作品可借助音乐、服装、吟诵等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每组参赛人数限定为1-8人,每人只能参与1个作品的录制。
2.诗词讲解
讲解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应为列入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及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经典诗词作品。参赛选手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感受,讲解诗词作品,并阐述诗词的意义与价值,使用多媒体及其他创新形式录制讲解视频。
参赛作品要求为2025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不超过5分钟,清晰度不低于720P,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参赛者须出镜。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的字体,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信息,信息须正确、规范。
3.汉字书写
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反映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古今诗文、楹联、词语、名言警句,或中华优秀图书的内容节选等。当代内容以正式出版或主流媒体公开发表为准,内容主题须相对完整,改编、自创以及网络文本等不在征集之列。
硬笔类作品须使用规范汉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字体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毛笔类作品鼓励使用规范汉字,因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所见的写法,字体不限(篆书、草书须附释文),但须通篇统一,尤其不得繁简混用。
硬笔可使用中性笔、钢笔、秀丽笔。硬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不超过A3纸大小(29.7cm×42cm以内);毛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cm×69cm—95cm×180cm),一律为竖式,不得托裱。手卷、册页等形式不在参赛范围之内。
4.篆刻
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词语、警句、中华古今名人名言。内容应完整、准确。参赛作品内容使用汉字,字体不限。参赛作品应由参赛者本人独立完成。
手工篆刻类:每人可报多件作品。每件作品要求印蜕4-6方,边款1个以上。请将所有印钤在一张纸上或将钤好的印蜕粘贴在一张背景纸上,并在印蜕旁注明每一方印印面的尺寸及印面文字。
机器篆刻类:作者根据设计稿以机器的方式制作篆刻作品的成品。每件作品要求印蜕4-6方及1个以上边款。制成后提交钤印作品,制作方式参考手工篆刻类。
手工篆刻类及机器篆刻类作品均需上传印蜕照片(钤印效果)及印面照片(印章本体)各1张。如1张照片内难以清晰呈现所有印蜕,可增加局部照,但照片总数不能超过5张。照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不超过5M。
六、评分标准
1.经典诵读
①语音面貌(50分):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标准,语音语调正确。
②感受能力(50分):清晰生动地展现情绪与情感。
2.诗词讲解
①内容部分(60分),包括:
作品的完整性、独特性、感染力等(10分);
作品主体具有正向的价值观,体现诗词意义与价值,能产生较大的影响(25分);
作品切入点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感受,贴近生活;讲解角度新颖、观点独到(25分);
②发音部分(30分),包括:
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标准(20分);
语音语调:清晰生动地展现情绪与情感(10分);
③形象表现(10分):要求气质高雅,服饰得体,举止自然大方,能够体现朝气蓬勃的竞赛风貌。
3.汉字书写
①内容:书写内容完整、不写错别字。(25分)
②线条:笔画清晰规范,线条劲健,不涂改。(25分)
③结构:笔画安排合理,间架巧妙。(25分)
④章法:整体布局合理,版面设计好,起承转合自然。(25分)
4.篆刻
①印文安排匀称妥帖、疏密统一、刀法流畅浑厚(50分)
②章法构思巧妙、格局严谨,有鲜明的个人特征(50分)
七、奖项设置
1.经典诵读、诗词讲解、汉字书写、篆刻四项比赛决赛均设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其中经典诵读竞赛个人组获奖名额如下: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胜奖若干;经典诵读竞赛综合组和留学生组、汉字书写竞赛、诗词讲解竞赛、篆刻竞赛的获奖比例如下:一等奖为参赛人数/队数的5%,二等奖为参赛人数/队数的10%,三等奖为参赛人数/队数的15%。
2.各赛项择优选取1-10名获奖者代表我校参加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八、参赛须知
1.录制视频或作品需达到提交要求,违反者将取消本次参赛资格。
2.竞赛中若出现作弊或抄袭者,取消本次及未来两年参加该项目比赛的资格。
附件1: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典润之江”经典诵读竞赛(初赛)朗读题库(2025).pdf
附件2: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典润之江”经典诵读竞赛(初赛)备稿演讲题库(2025).pdf
教务处、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法学院
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