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暨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选拔赛,经过前期报名、初选、中期检查,共有43支队伍169位同学参加决赛。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参赛水平,做出更好的参赛作品,经教练组商议决定先对参赛队伍进行集训,再进行汇报答辩。具体事项如下:
一、组织集训
集训时间:7月1日-7月9日,集训地点:6教南228、302实验室。集训内容:完善作品、撰写研究报告及PPT制作。集训自愿参加,可用集训成绩替代7月份短学期的课程成绩(要求必须完成研究报告和实物作品)。参加集训的队伍,请将短学期课程信息(课程名称、选课课号)填写准确。
二、决赛流程
1、参赛队伍于7月9日9:00之前提交研究报告和实物作品,由竞赛评委对作品进行验收。
2、参赛队伍于7月10日参加现场汇报答辩(要求准备PPT,决赛具体地点、时间及分组情况请关注后续通知),具体答辩流程如下:
1) 小组陈述
每个队伍选一个队员作为陈述人,介绍团队成员,并对所报项目进行陈述(重点介绍项目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点和创新点)。陈述过程可借助PPT等工具进行讲解,陈述时间为10分钟。
2)答辩环节
此环节由评委对方案进行提问,由团队成员进行回答,评委提问问题个数不限,提问和回答时间总计不超过5分钟。
3、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
1).评分标准
答辩环节评分的满分为100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a. 选题及过程(满分30分):选题及过程(满分30分):选题有研究价值,选题与研究内容的物理思想清晰,所研究的物理原理充分体现与竞赛主题相关的物理思想;竞赛作品有应用价值。
b. 科学性(满分20分):选题具有科学意义;科学理论运用准确,研究方法先进可行,技术方案合理可靠,实施方案科学合理。
c. 创新性(满分20分):有创新性思维,有独创性和新颖性,创新点明显。
d. 完整性(满分10分):过程完整,资料丰富、齐全,研究和分析数据充分,有说服力;研究达到一定阶段,有阶段性成果或终期成果;有足够的科学研究工作量(包括调查、实验、制作、求证等方面工作量)。
e. 答辩过程(满分20分):表述过程清楚;竞赛作品完整、科学,有前瞻性;能够准确回答提出的问题。
2).评分方法
每位评委独立打分。对评委打分取平均值,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名,确定本次竞赛的获奖项目与获奖等级。
三、评奖办法
获奖等级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比例分别为一等奖15%,二等奖25%,三等奖30%,另设若干成功参赛奖(必须提交研究报告和完整的实物作品),成绩在决赛后公布。并从决赛获奖的队伍中选出优秀队伍参加今年11月份举行的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
四、其他
1. 竞赛由教务处主办,理学院承办。竞赛的未尽事宜由校竞赛组委会负责解释,具体事务可向理学院彭辉丽老师咨询,联系电话:86919037。
2.“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主题”请见附件1。
理学院 教务处
2019年7月1日
附件:2019年物理科技创新竞赛决赛通知_2019-6-30.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