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参赛学院:
现将本次校赛的竞赛阶段安排等内容公布如下。
一、竞赛阶段时间安排
本届服务外包创新大赛校赛时间安排如下。
竞赛阶段 | 时间安排 | 说明 |
作品提交 | 2017-3-31(星期五) 交给各位指导老师 | 作品提交方式详见初赛提交作品要求。 |
作品初评 | 2017-4-1(星期六) -2017-4-4(星期二) | 各评审老师交换评审。 |
决赛分组抽签 | 2017-4-5(星期三) 12:30- 12:50 地点:7-107 | 完整提交材料的小组参加 抽签确定答辩小组的分组及答辩次序。每组组长(或委托成员1名)参加。 |
决赛现场答辩、结果公示 | 2017-4-5(星期三) 13:00- 18:00 地点:7教南107,109,111,115,117,119 | 答辩后现场统计分数结果。 最终结果在学校教务处网站公示。 |
二、参赛题目上报
各参赛队伍以团队为单位打包上交参赛材料。
三、提交作品要求
(一)提交内容
1、每组提交一份《第五届服务外包校赛提交作品队伍情况表》(见附录1)。
2、每组参赛作品提交的解决方案应至少包含下述5类文档或实物。
(1) S1:方案概要(Summary)
S1A:不超过2000字的自选命题背景介绍;
S1B:不超过800字的概要介绍;说明目标问题、思路、做法和亮点;
S1C: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或音频补充材料(可选)。
(2) S2:解决方案(Business Plan)
解决方案须详细标注每部分的负责人,并阐述参赛团队内各选手在其中的角色及作用。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S2A:目标与服务模型(描述赛题的价值与解决思路);
S2B:组织管理与业务分析方案(主要由项目经理负责);
S2C: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案(主要由技术经理负责);
S2D:成本模型及可行性分析(主要由客户关系经理负责)。
(3) S3:核心内容展示(Presentation):
以PPT,Flash等形式来介绍和展示方案的思路和核心内容(15分钟以内为宜)。
(4) S4:原型演示(Prototype Demonstration)
S4A:以系统、软件、程序、实物等方式来提交实际完成的系统;
S4B:以Flash等形式演示系统完成情况(不超过10分钟)。
(5) 团队完成过程(How did we do)
以PPT或视频等形式来介绍团队完成该项目/任务的过程,展示团队与成员在问题解决、创新、学习、文化、沟通、执行、管理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不超过10分钟)。
(二)提交形式
所有参赛的作品必须有原创承诺书。在提交的文字(《第五届服务外包校赛提交作品队伍情况表》以及《封面》两个文档除外)和视频动画作品中不得出现参赛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生信息和指导教师信息,及其提示、图片、照片、图像或链接等形式的暗示内容,并注意打包文件中的文件名或目录名出现以上所列的名称或暗示,否则视为违规,取消比赛资格。可以为每个参赛团队取一个昵称名字,参赛队员姓名尽可能用角色或昵称代替,用于需要出现的地方。各队所有上交作品压缩后不得超过100M。
1、电子稿
所有材料以团队为单位打包,刻录光盘上交备案,光盘背面请标注参赛学院、参赛题目和参赛队名(请确保光盘内容可读)。电子版压缩文件结构为第一层文件命名格式为:学院名称-团队名称。第二层文件分5个子文件夹名字为S1,S2,S3,S4,S5,分别用于存放前面对应要求的5类文档或实物。视频请注明可以播放的软件,建议保存成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还有两个统一格式的word文档:封面和情况表。压缩文件目录组织结构见附件。
2、打印版
(1)其中S1、S2包含的文档要求在页眉右边对齐写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校服务外包创新应用竞赛作品”。页脚中间标上页码。
每队提供符合要求的S1方案概要、S2解决方案、封面(格式见附件附录3)的电子版文档。
进入决赛答辩队伍的文档由组委会统一打印胶装。
(2)另外每组以散页形式提交《第五届服务外包校赛提交作品队伍情况表》2份(格式见附件附录1)、原创承诺书3份(要求每位成员手写签名,格式见附件附录2)。
四、评审原则
(一)评审原则
(1) 过程与结果并重
在评审结果方案的同时,也关注团队在方案产生过程中体现出的意识与素质。
(2) 任务与团队并重
综合考核团队提交的解决方案和团队工作过程中体现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评价。着重考虑赛题、工作成果本身与参赛团队具体贡献的关联紧密程度。
(3) 体现创新应用的特色
综合考虑参赛团队对所定赛题的理解,在业务分析、组织模型、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成本考虑、管理要素等多方面的表现,而不仅是技术的实现;尤其是参赛团队通过解决方案和答辩交流中体现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素养。
(4) 体现服务外包产业的特色
综合考虑参赛团队对赛题所在业务领域特点的理解、探讨和创新,特别是针对外包业务流程特殊性的探讨。
(二)评审方式
竞赛评审原则上分为初评和决赛答辩2个阶段。由初评专家对各学院选送的作品按照初评评分考核指标(见表一),进行初评。
决赛评审由专家组评委根据提交的作品和现场演示答辩表现进行打分。参照表二所列考核指标给予打分,评定奖项。
组委会有权根据实际上交作品情况对评审阶段进行微调。如果上交作品数量不足,可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同时进行。
(1) 分值分配
表一 初评评分考核指标
指标 | 权重 | 说明 |
方案概要 | 10% | 考核提交材料的形式、内容的质量、和服务外包行业的相关性。 |
项目计划 | 15% | |
核心内容展示 | 50% | |
原型演示 | 15% | |
团队完成过程 | 10% |
表二 决赛评分考核指标
指标 | 权重 | 说明 |
项目完成情况 | 50% | 考核参赛团队项目完成质量 |
介绍展示 | 20% | 考核参赛团队现场介绍水平 |
回答问题 | 30% | 考核参赛团队现场回答问题情况 |
(2) 评分方式
l 总分100分,评委现场给分
统计时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剩余分值求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四舍五入)。
五、决赛答辩流程
1、作品提交。2017年3月31日下午下班前,各组提交最终的电子版光盘和打印散页材料。
2、初评。作品提交完成后,组委会根据实际上交的作品数量,确定初评时间和方式。在2017年4月4日前完成初评工作,并通过电话、短信的形式通知入围决赛团队的指导老师。
2、抽签。被通知入围决赛的团队在2017年4月5日(星期三)12:30派代表1名到7教南107报到,12:40开始抽签决定小组答辩次序。建议各参赛队伍自带笔记本电脑进行答辩演示,并提前在答辩教室准备演示环境。答辩现场不提供网络,演示需要网络的小组请自行解决。
3、答辩准备。2017年4月5日(星期三)1:00在7教南指定教室报道,按次序等待现场答辩。
4、答辩过程。决赛答辩过程分为作品陈述、现场演示和团队展示(以演示操作+视频等形式)合计10分钟(前10分钟的次序可根据最佳展示效果调整)、专家提问5分钟等三个阶段,共计不超过15分钟。参加答辩的队员要求携带学生证,具体参与队员的分工,以最佳展示效果为准,由各参赛团队自行决定。
5、每组答辩后专家对该组的表现进行打分。最后现场统计公布比赛结果。
六、奖项设置
1、校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审组提交的评审结果和评奖建议进行评奖。
2、获奖等级分特等(可缺)、一等、二等、三等,其中特、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40%。另设最佳团队奖、最佳作品展示奖(ppt、视频)、最佳文档奖和最佳答辩选手奖各3名。
学校2017年选拔参加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和第八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时,在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校赛获奖成绩优秀的团队或成员。
七、异议制度
为保证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校赛评奖工作的公正性,对评奖结果实行异议制度,“异议期”自公布评审结果之日起为期一周,过期不再受理。异议须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学院名称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学院名称、电话,并加盖公章。竞赛委员会对提出异议的个人或单位严格保密。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老师
电话:13186986926
E-mail:xuc@hdu.edu.cn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二O一七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件:服务外包决赛通知.doc